Baidu
map
欢迎光临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Baidu
map
58必威外网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4-03-20 18:03 来源: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文机关: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分享到: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海南省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我们聚焦备受关注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就在昨天,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会在琼海博鳌东屿岛举行,标志着这个由住建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区进入了近零碳运行阶段。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联伟先生,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先生,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规划师王俊刚先生,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尹蓉女士,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冲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长、“海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耀文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联伟先生作主发布,介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的有关情况。有请!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联伟: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示范区创建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碳”决策部署,促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2年1月,海南省与住建部决定利用三年时间(2022—2024年),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

经过两年不懈努力,示范区8大类18个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经国内外权威专家和机构论证,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成果,先后获得了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国内首个);被纳入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取得了生态环境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授予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认证”和国标“零碳区域、零碳建筑、低碳建筑”认证。

昨天,也就是3月18日,住建部倪虹部长亲临海南,与冯飞书记、小明省长共同宣布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标志着海南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迈出了重要步伐,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携手共建,省部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

一是住建部系统谋划。住建部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部领导从明确选址、编制方案、技术创新等方面组织标准定额司及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并提出具体意见。标准定额司带领50多名专家团队到博鳌现场调研,编制《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方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全程指导,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使示范区创建方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优化。

二是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冯飞书记、小明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并亲临现场调研,研究推进示范区建设。省委书记冯飞提出,要按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目标,多维度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将示范区打造成省部共建的全国性示范项目和具有国际引领示范作用的零碳绿色发展标杆。刘小明省长强调,要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建立地方标准,真正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省建设专班协调保障。海南省成立由倪强常委担任组长的建设工作专班,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由省住建厅牵头,琼海市、中远海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和各实施主体等共同组成指挥部,在省发改委、省资规厅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下,按照“九个一”实施保障工作机制,各实施主体、全过程咨询管理团队、设计单位现场联合办公,及时梳理研究项目问题,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总结经验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保障项目整体顺利推进。

四是各实施主体全面落实。组建了全过程咨询团队,下设专家组、技术组和第三方评估机构,明确各项目间的管理边界,统一专业间的数据标准。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方案审查、施工巡查、过程指导、施工前预评估、试运行指导等工作,技术组负责对接各实施主体的项目实施,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现状碳计量、方案评估、设备评估、过程评估、成效评估等阶段性评估工作。

二、多措并举,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

东屿岛上建筑已建成20余年,节能降碳改造工作相较于新建建筑而言,难度更大、难题更多,因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

一是邀请专家领衔,把握技术方向。我们邀请了国内外零碳领域经验丰富的院士、大师和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制定创建方案、技术导则、总体设计、现场施工等开展把关指导。

二是组建全过程咨询服务技术团队。我们组建了由中规院牵头的全过程技术管理与咨询工作团队,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开展全过程指导、全过程监测评估,做好近零碳认证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采用先进技术,创新集成应用先进技术。组织开展国内外“博鳌近零碳示范区零碳技术方案与产品”征集活动,对示范区采用的8大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进行公开征集,并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集成应用了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绿色交通系统、厨房电气化系统、AI智能中央空调、超级充电桩等一批世界先进技术系统。

三、总结经验,打造“博鳌标准”

我们坚持边设计、边建设、边总结、边提升,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水平,组织中规院牵头全过程咨询单位、各实施主体在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基础上,积极加强相关标准研究,印发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技术标准》(以下简称“博鳌标准”),涉及建筑、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评估等环节。该标准突出了热带气候环境条件下,建成地区及既有建筑零碳更新改造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同时兼顾零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多维价值目标的实现,经专家评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博鳌标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全球热带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路径。

四、立足新起点,共谋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优秀样板,下一步,我们将在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多维度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持续推进示范区提升完善。一是运行好示范区。我们不仅要把示范区系统建设好,还要把示范区整体运行好,只有运行好、效果好才有说服力,可持续才有说服力,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二是总结好“博鳌经验”。作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更新改造实现的区域近零碳项目,示范区肩负着探索热带气候条件下,既有建筑建成区域,如何打造近零碳示范区、近零碳区域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不断总结提升,并且完善“博鳌标准”技术标准,积极复制和推广“博鳌经验”,因地制宜创建一批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示范项目。三是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积极推进建筑数字化、绿色转型,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好房子”,努力打造海南样板。四是打造国际交流新高地,不断提升美丽海南国际影响力。我们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向世界展示近零碳技术、产品、材料和组织运行管理方式,讲好中国“双碳”故事,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廖宝祺:

谢谢刘联伟先生的详实介绍,让我们对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

答记者问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琼海市作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所在地和东道主,具体参与了哪些项目建设?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谢谢!

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2年1月,海南省与住建部决定在博鳌镇东屿岛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琼海市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东道主,高度重视、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宝贵机遇,坚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牵头统筹,高位谋划推进,围绕建立机制、制定方案、要素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参与。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仅用三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建设任务,又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项目的运行磨合与优化提升,目前总体已经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效。

(一)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

示范区建设项目总共有8个方面18个子项目,其中有接近一半的项目内容是由我们琼海市来具体承建的,主要包括3个方面7个子项目。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园林景观的低碳生态化。园林绿化是城市范围内重要的碳汇空间,可以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削减污染物,间接降低低碳排放的水平。我们在这个板块里面,一是开展了乡土型低碳绿地营造,大部分采用海南岛本土的植被树种,通过“异龄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构建高碳汇的植物群落。二是对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系统修复,通过连接管涵养,运用自然潮汐实现乐美湖与万泉河水体的生态连通,提升内湖水质,并且还适当保留了裸露泥滩,形成林、滩、沟、湖动态变化的湿地格局,为鸟类、鱼类、蟹类等多样性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构建完整的红树林“生物链”。三是营造了高品质的低碳公共空间,“椰林聚落”具体从材料减排角度采用了竹集成材料进行建造,从施工效率角度采用了数字模型部件进行加工,从后期运营角度设置了1500多块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通过这样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人们兼具生态功能和多样趣味的游憩驿站。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去,东屿岛雨水资源化利用不足,水资源利用不够集约高效,这次我们也是结合了这方面的需求,按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着力打造安全韧性的水循环体系。我们在这个板块里面,一是对亚论广场进行了透水铺装改造,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8厘米厚通体硅砂砖,具有超抗堵塞、高透水、高防滑、高强度、耐久性等特点,初期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和净化,而且我们再末端还设计了硅砂蜂巢雨水调蓄池,可以利用仿生技术模仿人体的肾脏功能,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的“低能耗、减碳排、自净化、长保鲜”。二是建设了高品质的供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超滤工艺和专利产品,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保留矿物质等有益元素,既能够解决瓶装水无节制的消耗使用,又能够为示范区提供高品质的供水服务。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实现绿色低碳的一个重要内容,既能够为东屿岛内提供清洁、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能够与其他板块形成互补,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在这个板块里面,一是实施了垃圾收运设施改造,配套了相应的大数据平台、智能垃圾箱、智能称重设备等一整套运行系统,将垃圾收运监控、垃圾分拣、分类统计、设备信息管理等功能集成为一体,优化提升垃圾收运效能。二是建设了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因地制宜采用了“好氧发酵”的工艺、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等,可以将东屿岛内的有机物进行加工,就地利用、变废为宝,而且项目的光伏发电量可以替代园区约12%的电耗。

(二)取得的明显成效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我们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第一是促进了减碳降碳效益。根据全过程咨询团队对碳减排的测算结果,我们以2019年为基准年,测算的现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22万吨,开展示范区建设以后,这个排放量大幅降低到了470吨,整体的减碳效果显著,实现了近零碳运行。

第二是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通过集成多种创新降碳措施,进一步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了生态环境,提升了蓝绿空间的减碳固碳能力,而且能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共同为实现零碳目标而努力。

第三是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区全年可以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既能够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剩余接近一半的绿电进行上网,预计每年可以储备约7720吨负碳。目前,论坛年会的所有场馆已经可以实现100%绿电供应,这也为我们未来在会议会展产业发展当中,更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办会”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是形成了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的新经验。这里面包括了整套的“规、建、管”运行流程和实施路径,可以作为探索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问题的微观模型,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谢谢!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目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经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请问示范区取得了哪些权威机构的认可,有哪些技术先进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长、海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耀文: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我回答第一部分内容。

(一)示范区取得的重要认可

示范区自建设完成以来,取得了三方面的重要认可:

第一,示范区取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在住建部和海南省共同组织的专家评估会上,示范区获得了来自瑞典SWECO集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能源署、美国环保协会、美国能源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等国际机构组织和国内江亿院士、黄卫院士、李晓江大师等众多绿色低碳领域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第二,示范区的建设取得了专业认证评估机构的认可。示范区建设成果并先后取得了德国能源署、生态环保部环境评估认证中心和国标编制单位等多个权威机构的评估认证。这里我重点讲下德国能源署授予的“区域零碳运行认证”证书,因为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认证。从2023年5月份开始,评估工作团队全程跟踪和参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认证与评估,工作组认证评估了示范区建设成果和实际运行数据,授予了示范区“零碳运营区域认证”资格。

这是我国首个拿到“区域零碳运行”认证的示范区,该认证标识类型是“既有区域改造”。这个类型有很重要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区域零碳;难度远远大于建筑单体零碳。二是更新改造实现的零碳;中国70%的碳排来自建成区,通过改造实现降碳,对于探索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此外,在认证中,涉及“能效改造、本地资源化、系统耦合、智能化”等主要措施,对于示范区的经验推广,也增加了验证条件。

第三,示范区取得了国家部委的相关认可。示范区的建设入选了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国家能源局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并被全国综合智慧能源大会授予优秀示范项目称号。

(二)在技术先进性方面主要有五方面的特点

1.系统性推进区域降碳

中国70%的碳排放来自于城市,探索绿色更新改造,推动区域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示范区探索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

2.“源网荷储”的新能源自供给体系

示范区内全年可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既可以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有1500万度剩余绿电可以上网,预估每年可储备约7720吨负碳。

3.响应热带海洋气候特征

从四个方面响应热带气候特征。一是采用既能遮阳、又能发电的光伏百叶等措施,将遮阳与利用阳光相结合;二是兼顾密闭与通风,过渡季智能开启自然通风,空调季可以做到密闭节能;三是温度与湿度分开控制,兼顾节能和舒适度;四是隔热与用热方面,提升屋顶隔热水平(传热系数提高至0.48瓦每平米每度),利用6台空气源热泵替代燃气锅炉。以气候环境模拟为基础,筛选出57项技术推荐短名单,为广大热带地区的绿色更新积累经验。

4.聚焦既有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改造

更新改造以不大拆大建、减少结构投资、降低运行费用为原则。采用智能幕墙开启扇、立体绿植遮阳等低成本、易增设的改造措施。采用“光伏板+防水层+隔热层”一体化屋面,避免结构二次投资。更换高效制冷设备、冷凝热回收和水蓄冷设备,降低运行费用。将废弃混凝土块作为景观铺装和小品原材料,建设循环花园;将会议中心废弃夹层,改作运营管理中心,减少新建成本。改善水交换,修复了乐美湖红树林生态;嵌入硅砂蜂巢雨水收集池,用雨水灌溉园林;通过小型设备实现每天9吨的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

5.推动先进技术集成应用

重点集成应用了“光储直柔”配电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智慧楼宇系统、高效能光伏直驱变频多联机,交直流柔性互济的能源路由器,光电转换效率21%的屋顶光伏,碲化镉发电玻璃,构件式BIPV产品,全钒液流长时储能电池,液冷技术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非接触式微型电流传感器,高产能农光互补设施,水蓄冷系统,全电中餐厨房,规模化无人驾驶线路,等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

谢谢!

中国建设报社记者:

这个问题问下住建厅刘联伟先生,请问在推进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刘联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省部共建项目,定位高,时间紧,任务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懈努力,在推进建筑节能和交通绿色化改造、降低示范区用能需求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岛内分布式光伏和岛外农光互补,已经实现了示范区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用能,包括用电用气的电气化和绿电全覆盖,也就是实现了示范区的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用能的零碳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岛外农光互补还产生了近1500万度的绿电可以上网,可以提供给示范区以外的用户使用。这1500万度的绿电相当于减碳7000多吨,应该说,示范区的建设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挑战也是非常多的,我这里简要说三点:

第一,示范区位于博鳌东屿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高湿、高盐,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对既有建筑和建成区域进行改造建设提升,不能大拆大建,还要保证既有建筑的风貌相协调,保持好既有区域的特色,如何打造这样的近零碳示范区,应该怎么做?技术路径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可借鉴的先例。省委书记冯飞提出,要按照“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目标,多维度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将示范区打造成省部共建的全国性示范项目和具有国际引领示范作用的零碳绿色发展标杆。这个定位和目标要求又非常高,同时在这种独特的热带海洋气候环境下,在这种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用了差不多20多年的既有建筑和既有城区打造近零碳区域,我们怎么做?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可借鉴的案例或者是可以复制的先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示范区改造建设涉及8大类18个工程项目,这里覆盖了很多的专业,包括建筑、交通、能源、电力、园林景观、固废处理、污水处理、海绵城市等专业,不同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共有几十家单位,施工交叉多,所有这些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同步协调推进,而且不能出差错。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克服台风、暴雨。博鳌论坛是在3月份举行的,我们的时间工期是倒排的,没有退路,再加上前面又有一个春节,春节期间如何组织好工程建设,这些都是很难的一件事。同时岛上还有大量游客游玩、车辆通行、会议举办。2022年的时候,当时有80多场,这些会议还要正常举办,大家都集中在1.78平方公里的东屿岛上,远洋大道是条主干道,大家共用这条路,工程车辆、游客车辆、游人和工程作业成员都在这个场地了,他们是相互影响的。这对我们来说,必须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游客安全。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工程建设本身的这么多的专业和不同队伍的设计、施工内容的同步协调推进是个挑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确保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游客安全也是巨大的挑战。

第三,住建部倪虹部长要求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要很好地总结,能形成国际先进性的标准才是硬道理”;冯飞书记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性制定标准”;刘小明省长要求“要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建立地方标准,真正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如何把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创建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并上升为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标准,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住建部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挑战,推动首期16个项目抢在2023年论坛年会前完成建设。2023年论坛年会后,继续推进二期亚洲论坛酒店和会议中心、东屿岛大酒店两个大型项目的建筑绿色化改造建设,推动所有项目数据同步传输到运行管理中心,包括后期的联调联试和CIM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所有的这些工作都要同步推进,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游客安全的前提下,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生任何工程质量事故或者是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游客安全这些问题。两年多的时间跨度里,全面铺开18个项目的建设,涉及到8大方面,应该说,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应对这些挑战,提前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任务。这个标准我们通过各个实施主体,尤其是中规院牵头组织国内外很多专家,多批次的反复研究修改完善提升,各个实施主体共同参与到这个标准的编写,我们以超常规的做法迎难而上,形成了“博鳌标准”。这个标准经过国内外的权威专家论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来之不易,都是我们克服挑战取得的。

目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经进入了全面近零碳运行阶段。通过今年1月份的实测数据和2月份的实测数据,包括到3月13日的数据,我们分析整个零碳示范区用实实在在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已经进入到近零碳的运行阶段。这些实测数据都是每一片光伏板发的电自动生成直接进入到运行管理中心,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是在生产过程中自动生成的,这些实测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我刚才说的,我们已经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目前已经做到示范区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用能的零碳目标。为什么能够做到呢?首先,我们这里面的建筑进行了绿色化的节能改造,首先通过节能改造就降低了20%用能需求,同时,我们又通过岛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岛外的农光互补,用绿电对它进行全覆盖。在这里面,我们很重要的是,包括用能、电气化的改造也是非常关键,岛上所有的建筑跟市政用电用气全部电气化了,包括我们厨房里炒的菜。实际上,整个示范区2019年的时候一年要用45万立方米的气,现在示范区已经全部用电磁炉做饭做菜,所以,电气化的改造很关键。我们所有的这些已经电气化,电气化之后通过绿电全覆盖,节能、电气化改造、绿电覆盖做到示范区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用能,我们使用能源已经做到零碳,但是,如果从温室气体全方位的考虑来说,整个示范区到今年年底会有1800左右吨需要抵消的内容,那是温室气体,有的可以是氧化氮、甲烷等气体,不是你真正花钱买的用电用能。我们岛外农光互补,除了可以覆盖示范区所有的绿色用电之外,还有多余的近1500万度的绿电,这1500万度的绿电相当于减碳7000吨。所以,整个示范区达到这样的效果和成效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大家的评价非常高,相当于整个东屿岛零碳示范区节能节了20%,岛内光伏发电解决了34%的岛内用能,这样54%在岛内全部自己解决。岛外农光互补提供46%的绿电补充,之后还有近1500万度的绿电上网可以给别人用。所以,我们的成效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个成效也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难,迎接很多挑战后最终形成的。

我就简要介绍这么多,谢谢!

海南日报记者:

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请问省资规部门在规划用地要素保障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规划师王俊刚: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球影响力的政商对话平台”的总体定位,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一是确立生态优先、低碳智能规划理念。顺应博鳌“一山一岛一田园、七分水系紧相连”的生态特征,总体空间格局彰显自然;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利用、植被碳汇等措施,实现近零碳排放;建立智能交通管控、智能社区服务、智能设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化运营体系。二是确立田园风光、南海风情风貌理念,借景自然、融于环境、营造“论坛开在椰树下、会展办在田园中、会务可见红树林、交往可闻稻花香”的“南海风情”城市风貌环境品质。三是严格控制规模、坚持更新改造的建设理念。加强屋面光伏、光伏地砖、阳台改造、建筑立面改造等项目实施与周边景观环境有机融合,营造非正式、舒适、和谐的会议氛围,保持和展现博鳌地区田园风光特色。四是聚焦用地要素保障、强化责任落实。按时完成岛外农光互补、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规划和用地等手续办理,为示范区提供清洁电力和有机果蔬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保障近零碳示范项目顺利落地。

打造博鳌近零碳示范样板,是推进博鳌高质量发展、促进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解决了博鳌当前设备设施陈旧、建筑能耗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景观人工化痕迹重、智慧化运维能力不足,在打造琼海城市发展新名片、推进博鳌亚洲论坛提档升级,对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商对话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我厅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行启动为契机,持续优化提升我省的规划编制水平,多维度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加快探索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方式,推广“生态优先、低碳智能”的博鳌规划理念,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清凉城市建设打好规划基础,推进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基础设施低碳运行、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城市更新模式。我厅将不断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力度,聚焦重大项目、产业项目,以更大力度加强要素支撑和用地报批工作。我厅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博鳌示范区项目的规划和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为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探索提供示范引领。

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成运行后,对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同时在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冲: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与住建部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中远海运博鳌公司在中远海运集团的支持和关怀下,与各项目实施主体一道,克服种种困难(刚才刘厅长已经介绍了相关细节),全力以赴,高效完成了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任务,近零碳项目建设成果已初见成效。

刚才提到的相关工作,我这里简要报告一下。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在博鳌东屿岛上,我们作为博鳌东屿岛的主体单位,也是项目业主单位之一,将继续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发挥好核心属地单位的作用,后续将从三个方面落实好相关的工作。

第一,我们要把取得的成果巩固运营好。目前,我们将会根据琼海市即将发布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协同各相关实施主体,开展示范区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我司内部也将研究制定车辆管理、游客接驳、值班值守等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零碳示范区平稳有序规范运行。

第二,我们要把总结的经验探索实践好。博鳌公司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核心服务商,目前,我们也在进行产业和战略转型,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司引入“零碳会议”概念,积极探索创新“会议碳中和”模式,积极打造零碳体验产品,目前已建立东屿岛碳普惠平台,用户可通过在东屿岛上的绿色低碳出行、入住、娱乐、参与绿色低碳回收行动,获得积累碳币,用于在岛上兑换咖啡、下午茶、温泉票等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广大的社会受众在东屿岛近零碳示范区形成可感知、可体验的零碳应用消费场景。

第三,我们要把形成的优势宣传推广好。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不仅作为一个零碳园区项目,更多的是起到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推广和示范作用。同时,东屿岛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未来希望东屿岛作为“双碳”目标下的新理念和新实践的践行者,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从旅游、会议、度假、会展、饮食、研学等各领域的扩大零碳的实践和宣传,引领广大社会受众探索更高层次的低碳生活方式,树立零碳理念,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中远海运博鳌的一份力量。

最后,也欢迎大家到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和东屿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来参观体验,我们热忱欢迎大家。

谢谢!

海南卫视记者:

琼海市在服务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了哪些支持作用?下一步有什么发展计划?谢谢。

傅晟: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琼海市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近零碳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主体之一,积极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号工程”来布局,全程保障近零碳示范区建设,除了负责市里牵头的项目外,还积极统筹协调其他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落地实施、运维管理等,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个是编制了总体实施方案。琼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持把办年会、建小镇和推进双碳工作结合起来,将“保持和展现田园风光特色,营造非正式、舒适、和谐的会议氛围”作为核心,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内容相衔接,积极牵头跟中规院、中咨公司衔接沟通,共同努力编制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对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整体谋划,确定了八大类18个项目建设内容,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从设计之初就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凸显了生态多样性、低碳智能化和国际影响力。

第二个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了确保跟省一级专班形成联动,我市成立了市一级专班,每周至少召开3次工作调度会,全流程跟踪服务,精心制作“一张流程图”,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工作细致到按天计算,及时梳理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在项目审批环节,我们采取“串联变并联”的审批方式,在确保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审批速度,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在发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效应作用上下功夫。一是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加大在其他的社区、园区推动低碳建设。二是高水平建设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和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化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研究,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三是把示范区运行好,积极发挥经济效益。我们已经初步拟制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下步将适时发布。《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运营管理提供指南,并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谢谢!

法治日报记者:

海南下一步将如何推广和复制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经验,推动"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谢谢。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尹蓉: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海南经过总结已经提炼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特别是《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技术标准》的印发,为我们开展低碳、近零碳示范试点创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南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新机遇。海南应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争创“双碳”优等生。

(一)创建海南特色“双碳”标准体系。以标准为抓手,提升海南在“双碳”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话语权。一是持续打造高水平“博鳌标准”体系,并在国内国际复制和推广应用。二是制定和建立具有海南特色且有出口需求的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和认证体系,开展碳标签试点,丰富产品碳足迹碳标签应用场景。三是探索海南重点企业ESG市场评级标准,围绕碳排放水平等指标,提升企业ESG评级表现,加快海南绿色发展转型。四是支持生物多样性方法学研究,推动海南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五是研究设立国际领先的建筑能耗评级标准,构建具有海南低碳发展特色的建筑标准体系。

(二)加快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研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海南未来产业发展的影响,平衡发展和减碳的关系,助力自贸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海南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项目库,为海南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长远储备。打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与绿色金融通道,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资金支持,坚持推动绿色新兴科技创新和攻关。二是充分发挥海南政策、资源和产业等叠加优势,聚焦“三度一色”特色产业——南繁、深海、航天和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推动绿色燃料、先进储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封存等零碳负碳排放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三)科学谋划多应用场景示范试点创建。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借鉴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成功创建经验,全面开展低碳、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校区、景区和建筑示范试点创建工作,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低碳、近零碳应用场景。同时,围绕可再生能源和多类型产业融合发展、纵深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现代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低碳、近零碳示范试点创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简言之,未来海南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现有的高水平“博鳌标准”出发,开展更多低碳、近零碳、负碳示范试点创建,探索建立重点领域特色鲜明、系统集成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协同推进海南在“双碳”目标下以更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独特的海南实践。

廖宝祺:

谢谢尹蓉女士的回答。本场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再次感谢6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在发布会结束后,请与我们省新闻办的工作人员联系,也请大家关注“海南发布”微信公众号后续发布的相关新闻信息。

积极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示范区所总结的“博鳌经验”和打造的“博鳌标准”,为全球热带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探索提供了有效路径,为探索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各新闻媒体对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的进展成效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报道,为海南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海南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务  网站支持IPV6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59号(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联系电话:0898-65342877

主办: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琼ICP备05000041 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7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270号

欢迎光临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文域名: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务
主办: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59号
(工作日:8:00-12:00,14:30-17:30)联系电话:0898-65342877
琼ICP 05000041 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7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270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Baidu
map
Baidu
map